边坝县情况简介
2022年08月30日 06时13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边坝县情况简介
历史沿革:边坝藏语意为“火炬”和“吉祥、光辉、祥焰”的意思。据传,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思巴从大都(北京)返回逻裟(拉萨),途径夏河湾(今边坝镇)时,把一个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就此修建一座佛堂。佛堂建成后,随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寺,边坝县也因边坝寺而得名。
其前身为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的边坝、沙丁两个宗(宗相当于现在的县),原边坝宗驻地在现边坝镇夏林村,民主改革前辖7个“丁”,沙丁宗驻地在现沙丁乡沙丁村。1960年1月,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为边坝县,县址设在现边坝镇夏林村,隶属于昌都地区管辖。同年5月,边坝县政府成立,6月中共边坝县委成立。1968年8月,县址从现边坝镇夏林村迁至怒江支流的麦曲河下游现草卡镇的东马通村。
地理位置:边坝县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市西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93°7′至95°3′,北纬30°4′至31°5′。距离昌都市460千米,距离自治区首府拉萨市790千米,幅员面积8780平方公里(0.878万平方公里)。东与洛隆县交界,西与那曲市比如、嘉黎县相连,南与林芝市波密县相毗邻,北与丁青县接壤,是西接拉萨、林芝、那曲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坝县政府所在地海拔3560米。
行政区划:县辖2镇(草卡镇、边坝镇)、9乡(拉孜乡、都瓦乡、热玉乡、金岭乡、加贡乡、沙丁乡、尼木乡、马武乡、马秀乡),86个行政村(居),215个自然村。
人口情况: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共有42716人。有苗族、彝族、回族、壮族、布依族、纳西族、白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13个,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7%。
自然资源:全县耕地面积7.2万亩,草场面积400万亩,林地面积582.86万亩,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县。全县植被类型有干旱河谷灌丛,山地针叶林,山地灌丛草甸,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属怒江、雅鲁藏布江两大水系,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300~600mm,年均蒸发量1251.3mm,80%属怒江水系。流域面积达5947.83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138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达358.8亿立方米。有湖泊80多个,总面积达501万平方米。边坝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有各类矿藏10余种。目前,已发现金属矿有银、铅、锌等,非金属矿有花岗石、石灰石、水晶、白云母等。边坝县野生动物品种众多,尤以稀有动物和山地动物最为丰富。脊椎动物40余种,其中:兽类20余种、鸟类10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3种、鱼类5种,珍稀动物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8种。有高等植物43科84属166种,名贵药材有冬虫夏草、贝母、雪莲、红景天、当归、党参等。边坝县旅游资源有三色湖、祥格拉冰川、达宗遗址、金岭炯拉措国家湿地公园、金岭冰川、边坝寺等,其中三色湖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交通条件:全县有国道2条(G349、G558),其中:G349经过金岭、草卡、边坝、拉孜等4个乡(镇);G558经过尼木、马秀、草卡等3个乡(镇)。有省道2条(S302、S503),其中:S302经过热玉、都瓦、草卡等3个乡(镇);S503线沙丁乡至那曲市索县为断头路。2021年,县、乡(镇)、行政村通达率实现100%,乡镇(含在建)、建制村(含在建)通畅率分别为100%、84.88%,具备通客车条件的7个乡(镇)全部实现通客车,公路总里程1717.768公里。
经济情况:2021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45474万元,同比增长12.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261.5万元,同比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121元、14680元,同比分别增长16.5%、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16万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脱贫成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福建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无私援助下,边坝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盯“建档立卡户脱贫、全县脱贫摘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三项核心工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决战脱贫攻坚。圆满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12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第三方评估验收,2019年1月19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边坝县退出了贫困县(区)行列,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减贫3017户1538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边坝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至“十三五”未,边坝县与全国全区全市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29800万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长74616万元,年平均增速11.76%(可比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4439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长18598元,年平均增速12.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607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长5633元,年平均增速1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250.7万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长14718.5万元,年平均增速14.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88万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长3227万元,年平均增速23.76%。总体指标较2015相比翻了一番。人有所居,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43个,安置建档立卡户1534户7994人,同步搬迁424户2219人,完成危房改造667户。幼有所教,疑似失学儿童实现“清零”,适龄残疾、重病儿童“送教上门”覆盖率达100%,小学阶段净入学率达到9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34%,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4.71%,高中(中职)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5%。病有所医,建档立卡户医疗保险全覆盖,1152名慢性病患者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深入落实。贫有所济,符合条件的1407名贫困人口纳入政策兜底应保尽保。90个产业扶贫项目,拉动建档立卡户2844户7528人增产增收。金融扶贫持续发力,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389笔1770万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饮水安全有效保障。累计投资7354.84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点183个,通水率从81.9%提升到99.5%,工程受益人口5310户28758人,累计检测农村饮用水水样317个,水质合格率100%,全县农牧区群众四季都能喝上安全放心满意的水。交通路网不断优化。11乡(镇)、86个村(社)、215个自然村道路通畅率分别从2015年的54.5%、19.5%、13.5%增长到100%、84.88%、55.8%;农村客运实现“零突破”,具备通客车条件的乡(镇)通客车率达到100%,具备通客车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1.5%。城市出租车实现“零突破”,10辆出租车投入运营。设施短板不断优化。投资37626.39万元,完成民族路旧城区和草卡镇棚户区改造,完成都瓦乡扎根村、边坝镇夏林村棚户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58.98万元,完成金岭、草卡市政道路维修;投资4849.74万元,完成县城二期供水改造项目;投资5037.18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80套。电力保障不断改善。全县通电率从70%提升到100%,215个自然村实现通电全覆盖。通讯设施不断完善,行政村通讯服务建设已全部完成,乡(镇)、行政村通讯覆盖率达到100%。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显著增强。教育事业稳步提升。累计完成校园建设征地63.8亩,整合国家、区市下达资金和援藏资金2.74亿元,新建校舍面积22871㎡,维修改造面积14000余㎡,39所学校薄改工程全部完成,13所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县公共体育场主体建设完成,“互联网+教育”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从2015年末的4885人扩大到6857人,巩固率达到97.22%;学生规模达到8211人,专任教师规模达到543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从2016年的54.19%提高到97.13%;婴儿死亡率从2016年的44.23‰下降到5.14‰。转移就业稳步推进。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726个,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30期7782人次,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53499人次,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到达98.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保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2015年末的35621人增长到2019年末的38648人;到2020年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131人,报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585人1086.76万元。2016年至2020年间,累计报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898人542.69万元。累计落实城镇低保1515人次828.76万元;落实农村低保38168人次8056.33万元;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补贴356人次215.6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7377人次888.82万元;临时救助798人次172.21万元;落实经济困难和高龄失能老人补助1980人次118.80万元。群众参保意识不断提高。2016年至2020年末,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达到25866人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6915人次,参加工伤保险达到9071人次,参加失业保险达到4629人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4057人次。全县种养殖业、农房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申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家、公布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5项、公布市级第二批非遗项目传承人6名、公布第三批自治区级非遗文物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1处,公布边坝县格萨尔为首批自治区非遗特色县;边坝县被评为“全国《岭·格萨尔》说唱艺人之乡”,出版了首届“边坝《岭·格萨尔》艺人之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集整理出版了《边坝县民间故事集成》《边坝县民间歌谣集成》《边坝县民间谚语集成》,发布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边坝锅庄》首部专辑,组建完成86个行政村(社)文艺演出队。广大农牧民群众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就业、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优厚的社会保障。
乡村振兴:边坝从深度贫困到同步小康,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只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齐心协力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路上,边坝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大力实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红线。乡村振兴步伐更加有力。边坝始终把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富民的重心,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持续深化,监测预警机制持续完善,完成农房质量提升改造499户,消除返贫风险53户287人。整合资金21168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1个,项目开工率达100%,资金支出进度94%,在全区74县(区)中排名第五。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81户,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9.53%、10.12%。经济发展总体稳中有进。边坝始终把促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冠疫情持续保持“零输入”“零感染”,2021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45474万元,同比增长12.0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261.5万元,同比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40121元,同比增长16.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680元,同比增长16.4%。在全市综合考评中成绩排名第三。城乡基础设施更趋完善。边坝始终把建好基础设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为民谋事的要点,完成边坝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尼木乡和沙丁乡标准化卫生院等项目建设,以G349边坝至嘉黎段道路为主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15个自然村实现通达206个,通达率达95.8%。新建防洪堤2083米,维修养护水渠1800米,沿岸224亩耕地和11835亩草场得到有效保护。农网改造升级有序推进,国家电网覆盖率达83.37%。首批5G网络基站建成并投入运营。特色产业发展更具活力。边坝始终把开拓经济支撑点作为工作的基础,90个产业项目累计带动2844户7528人实现增产增收5734.18万元,农牧民增收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三。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7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粮食产量达2378.1万斤。完成霞曲河紫霞水电站项目实物指标核准。全域旅游规划有序推进,创成三色湖国家3A级景区。电商平台收购农特产品1132万元,带动群众增收256.54万元。城乡物流加快发展,主干道实现全覆盖。改革开放事业有力推进。边坝始终把便民利民、支企惠企作为政府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行“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86.5%。全县市场主体达1557户,非公经济主体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招商引资完成1.14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市级验收。坚持助企纾困,宁可财政少收入,也要企业多“活路”,累计减税降费342.31万元,减免租金175.41万元。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深化,完成“十四五”对口援藏规划编制,开工建设援藏项目4个,与中国电信集团达成“数字乡村”建设协议。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边坝始终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奋斗的动力,实现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8823人,人均增收0.93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加压,将教投资金比例由原20%提高到22%,今年将提高到23%,有效保障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77%,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8.3%,高中阶段升学率93.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7.22%。小学西藏班藏语文单科成绩连续两年保持全市第一。完成县级“智慧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县人民医院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昌都市妇幼保健院实现省、市、县5G远程超声医学示范点建设,“两降一升”达到自治区确定目标。累计兑现城乡低保、养老托幼、残疾人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876.17万元。完成与全国“两定机构”联网,实现跨省(区、市)异地就医结算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办理、一单制结算”。支持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残联等事业取得新进展,边坝县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边坝始终把守护好一方碧水、蓝天、净土作为政府工作的靶向,致力绘就“绿色边坝·原生净土”生态画卷,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荣获第五届西藏自治区文明城市提名。炯拉措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级试点验收,编制完成《西藏边坝炯拉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两江四河”流域造林3437亩,四旁植树82770株,森林抚育12250亩,完成退牧还草休牧围栏建设20万亩,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42.91%。在县城投放共享新能源单车500辆,群众绿色出行条件有效改善。
边坝的景观美丽,主要有夏贡拉山茶马古道,属旧社会进藏的必经之路,海拔5300多米(适合探险旅游);边坝镇三色湖(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金岭乡千年冰川湖;金岭乡沙棘林;沙丁乡怒江大转弯;边坝镇边坝寺(已被自治区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边坝镇达宗遗址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