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坝县情况简介 历史沿革:边坝藏语意为“火炬”和“吉祥、光辉、祥焰”的意思。据传,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思巴从大都(北京)返回逻裟(拉萨),途径夏河湾(今边坝镇)时,把一个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就此修建一座佛堂。佛堂建成后,随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寺,边坝县也因边坝寺而得名。其前身为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的边坝、沙丁两个宗(宗相当于现在的县),原边坝宗驻地在现边坝镇夏林村,民主改革前辖7个“丁”,沙丁宗驻地在现沙丁乡沙丁村。1960年1月,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为边坝县,县址设在现边坝镇夏林村,隶...

历史沿革

 边坝藏语意为“火炬”和“吉祥光辉、祥焰” 的意思。据传,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思巴从大都(北京)返回逻裟(拉萨),途径夏河湾(今边坝镇)时,把一个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就此修建一座佛堂。佛堂建成后,随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寺,边坝县也因边坝寺而得名。其前身为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的边坝、沙丁两个宗(宗相当于现在的县),原边坝宗驻地在现边坝镇夏林村,民...

自然地理

全县总面积8780平方公里(0.87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山峰重叠,沟壑纵横,河流密布,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余座。其中,夏贡拉山海拔5621米,旧时为川、青、滇进藏必经之道,是赴藏第一险。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帝封边坝丹达山(夏贡拉山)为“昭灵助顺山神”,并赐御书匾“教阐遐柔”。全县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分水岭,北部属怒江水系,南部...

行政区划

县辖2镇(草卡镇、边坝镇)、9乡(拉孜乡、都瓦乡、热玉乡、金岭乡、加贡乡、沙丁乡、尼木乡、马武乡、马秀乡),86个行政村(居),215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