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坝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边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年)

发布时间: 2024-11-18   浏览次数:   【字体:

边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公开版)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校能治理的重要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边坝县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边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 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谈精神。《规划》是对《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昌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的落实,是一定时期内全县国土空间保护、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规划》对新时代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总体安排,是全县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空间蓝图,是编制下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本依据,是相关专项规划的空间基础。
规划范围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 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的治藏方略,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绿色新边坝提供空间保障。
第二节 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实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整体谋划边坝县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为全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提供行动纲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助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边坝,特编制《规划》。
第三节 规划原则
坚守底线,确保国土空间安全。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底线约束,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粮食安全底线和国土安全底线,构建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生态文明高度发展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开采、利用效率和建设用地集约水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落实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保障,实施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边坝高质量发展。落实上位规划空间发展战略,严守生态安全、战略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探索适合边坝县的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科学管控,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充分把握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空间蓝图属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和城镇、农牧区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针对性的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策略,确保规划能落地、能实施。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的刚性管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加强底线管控,应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在空间上留有弹性,提高规划韧性。
因地制宜,凸显地域自然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
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充分研究边坝县地理、区位、经济特征,准确认识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城镇建设突出形态优化和风貌提升,体现山水格局和城镇特色;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体现文化脉络。
第二章 现状分析与发展研判
第一节 基础条件
区位优良,西部门户。边坝县地处昌都、那曲、林芝三市交汇处,是昌都地理区位最接近拉萨的县,昌都西大门,川藏中线的重要节点。
藏东秘境,原生净土。边坝县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类型,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多晴天,少雨雪;夏季受印度洋季风气候 影响,雨水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山峦叠翠,生机盎然,境内山峰 重叠,沟壑纵横,平均海拔高度为4000米,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余座。因交通不便,山高路险,边坝如同人迹罕至的人间秘境,是念青唐古拉山前庭的一片原生净土。
古道驿站,康巴藏乡。边坝县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驿站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丰富,被称为“岭·格萨尔说唱艺人之乡”。拥有格萨尔王说唱、边坝锅庄、马武藏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茶马古道、边坝革命烈士陵园古遗迹,旧西藏政府建立的城堡达宗遗址、达孜遗址等。
第二节 发展机遇
国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边坝县发展提供了战略路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援藏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边坝县纳入乡村振兴扶持县,为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加优质民生供给、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了强大动力。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昌都市委二届二次全会确定“绿色边坝”发展定位,这是全市、全区唯一以“绿色”为发展主题的县。随着G349“生态昌都·绿色新经济走廊”布局发展,边坝生态绿色颜值将会越来越高,绿色生态资源将会成为边坝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区域交通条件显著改善。随着G349改扩建及夏贡拉山隧道贯通,彻底改变从昌都到拉萨绕行G317G318的现状,昌都到拉萨的距离将缩短300多公里,通行效率得到极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步入新的历史快车道。边坝县将成为昌都全域联动拉萨经济发展圈层的必经点和桥头堡。
第三章 目标与策略
第一节 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定位
推动将边坝县打造成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藏东粮仓接续基地、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和昌都西部门户枢纽。
第二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2025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初显成效。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更具质量;新型农牧业形成规模,高原畜牧、生态旅游、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城乡协调更展新貌,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更趋合理,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绿色边坝”建设深入推进,创建成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3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标准。绿色边坝建设深入推进,成为全市乃至全区生态文明高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建成水光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接续基地、“绿色边坝、原生净土”文化旅游目的地、安全稳定的善治之地、开放通达的门户枢纽、繁荣活跃的兴业热土、生态文明的原生净土。
2050年,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目标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实现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极强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城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的绿色边坝。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区域协同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将着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要素流向调整。对接国家战略,实施“西向、南联、北通、东靠、中发展”战略,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优先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系统保护修复怒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带,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以生态系统格局为前提,约束建设空间蔓延,倒逼城镇空间集约紧凑、城乡格局优化提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高地。
产业共融战略。农牧固本,二产带动,以旅游业为支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适宜产业发展,完善高原现代 产业体系,重点推进特色农牧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业发展,助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高原特色、体现绿色优势、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乡共生战略。实施城乡共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目标。统筹考虑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合理设定城乡建设的发力点和各类设施要素的配给方式,统筹平衡人民群众对
各项公共服务“优质便捷”的基本需求和国家政策资金集约高效利用的资源配置原则。
文旅融合战略。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明确风貌特色,塑造魅力框架。挖掘文化资源价值,塑造边坝特色文化风貌,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本。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以旅兴文、以节促文、以产强文”的发展思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第四章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第一节 底线管控
优先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现状耕地坚持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确保至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9.53平方千米(10.43万亩)。全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47.47 平方千米(7.12万亩)。
科学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全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不低于3952.98 平方千米,均为生态环境功能极重要区或生态环境极敏感区。生态保护红线内无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
合理划定落实城镇开发边界。按照集中连片、形态规整的原则,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51平方千米。
第二节 主体功能分区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 年)》主体功能分区,确定边坝县为自治区级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协调生态、农牧、城镇三类空间布局,以乡镇为单元细化主体功能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为统筹构建品质优良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综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和城镇发展格局,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一核两副四片”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第四节 规划分区与用地结构优化
科学划分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将边坝县全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六类一级规划分区,强化对土地用地管制的指引作用。合理优化国土空间用地结构。落实底线管控指标,依据发展定位与目标,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结构优化方向,优先保障农牧业用地、保护生态用地、保障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需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占用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合理满足新增建设用地需求。
第五章 保障农业发展空间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空间
农业主产区。根据乡(镇)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传统种植习惯,规划农业主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优质油菜、青稞、藏红麦等主要经济作物,稳定种植面积,集中连片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提升品牌质量,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起步和发展。
牧业饲养区。充分发挥天然草场资源优势,发展以藏香猪、藏 香鸡、黑山羊、牦牛等为主的畜牧业。加强草场建设,解决牲畜后续饲草问题;加大畜群结构调整,进行畜种改良,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实行商品化饲养经营,加大牲畜出栏力度,缩短牲畜饲养周期,使商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半农半牧区。采取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牧互补的发展方式,政府重点进行必要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发展混合型经济。
第二节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数量不减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建成一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的优质农田;提高灌溉保证率,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探索科技智慧农业,坚持科技引领,建设智慧农业,推动土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同步提升经营效益,进一步促进耕地产出效率的提升。
推进耕地生态建设。大力宣传耕作性保护,提高末端治理水平。完善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在农田中布置防护林网等重要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三节 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明确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目标。完善草地保护修复制度,科学保护与有序开发草地资源。积极推进草原确权,落实草地用途管制,实施草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强化天然草地保护性利用。至2035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升级畜牧产业方式。以实现草畜平衡为前提,优化畜群结构,加快出栏周转,提倡舍饲半舍饲圈养,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半农半牧区乡镇采取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牧互补的发展方式,发展混合型经济。充分发挥天然草场资源优势,推广“牧繁农育、冬圈夏草”等模式,提高科学饲养和放牧管理水平,鼓励发展合作经营,提高草场利用率。
加强优良草种特别是高寒地区优质乡土草种的收集保存、驯化选育、扩繁推广。扶持壮大草种产业,不断提高草种自给率,满足草原生态修复用种需要。加强天然草原生态保护改良工作,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促进草原生态优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草原防灾减灾。完善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草原防火巡护,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章 优化生态安全空间
第一节 生态保护格局
多维度建设“一带两屏多点多廊道”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筑牢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自然保护地体系
按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落实自然保护地。
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促进生态环境、公安、林草、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协作联动,加强自然保护地执法,严厉打击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行为。
创新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机制。按照标准科学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和资源利用的生态风险,全面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保护的前提下,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严格遵守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持续推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至规划期末,县域内重要生物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
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依托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生态岛,加快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通生态廊道并完善其功能,为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迁徙和繁衍环境。适度限制关键地区人为活动,保障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质量和迁徙繁衍的安全,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
第四节 重要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明确保护与利用目标。取用水计划考核率满足相关要求。全县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城乡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水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河流管理范围和河湖岸线全面划定。
加强河、湖、水库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县域和乡镇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县域内主要河流管理范围,对岸线功能分区管控,提出各功能分区的保护要求或开发利用制约条件、限制进入项目类型,管理范围内禁止并逐步退出与水源保护、河道管理、湖泊管理、水库管理无关的建设行为。加强水环境治理。禁止向县域内水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污染水环境的活动,生活 污水均需处理达标后排放。完善预警体系,为水生态安全与治理提 供充分的信息保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统筹县城水资源配置,严格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明确各项用水指标及用水效率要求,积极推动城镇节水工作。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统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不断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加强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落实整体保护、局部适度利用的林地资源保护利用机制,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林地保护利用格局清晰;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公益林地比例得到巩固;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得到提高;林地利用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制定保护与利用措施,明确森林保护和开发范围,不得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和毁坏森林、林木、林地。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持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人造林工程,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全面摸清适宜造林绿化空间。适度开发林业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文化和休闲功能,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注重湿地资源保护。实施重点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稳步提高高原湿地、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全面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查明湿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为湿地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和湿地用途管控机制,科学规划和划定湿地保护范围,确保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和恢复。积极推动滨岸带生态治理,增强水系连通性、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包括严格落实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巡查执法等。
重视冰雪资源保护。贯彻落实冰川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加强冰川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结合“双碳”发展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着力限制冰川区人类活动,缓解全球变暖对冰雪资源的影响;加强冰川变化特征及机理观测,着力避免冰川雪山变化引发的次生灾害。
第五节 生态修复区划与重大工程
明确生态修复区划和重大工程以持续巩固生态系统质量为主线,全面推进生态修复精准化、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规划期末,生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主要生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森林和草原覆盖率显著提高,湿地保护水平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巩固。
统筹考虑自然条件相似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地理单元连续性和工程实施可操性,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科学评估生态状况,支撑规划部署重点区域、关键地段的具体生态修复项目,提出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解决方案。
开展农用地整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坡耕地综合整治项目、耕地恢复项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等实现县域耕地数量提高、质量提升,耕地生态改善。
加强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充分盘活建设用地存量资源。鼓励通过建设用地整理的方式,将分散的产权整合成单一主体,调整优化用地布局,进行集中连片再开发。开展引进项目综合评估,重点对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具体指标进行明确,确保项目用地产出效益。推广工业“标准地”供应。
第七章 融合城乡发展空间
第一节 完善镇村体系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立足既有的镇村体系,加强各乡镇之间的分工协作,打造产业生态圈,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中心城镇重点乡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居民主要的生活空间和综合服务中心。
第二节 村庄分类布局
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通常将村庄分为搬迁撤并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和保留改善类五类村庄类型。结合边坝县实际情况和村庄特色,将边坝县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和保留改善类三类村庄类型。
第三节 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
控制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强化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管控,优化新增城镇用地结构,引导用地的合理高效利用。村庄建设用地整体呈减量化趋势。重点加强村庄建设用地的管控与传导,保障村庄合理增量需求,引导人均指标逐步降低,满足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要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统筹城乡居住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要求,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优化,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用地。分类引导村庄建设用地优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整合农村零星分散的居民点,促进农村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引导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存量更新和空白地,包括城中村、低效商业、零散工业等用地,分现状保留、局部改造、搬迁改造、整治更新和拆除重建五种方式进行盘活更新。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综合整治等,加大低效用地盘活,拓宽再利用路径,增加优质空间供给,实现重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等精准供给,逐步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
第八章 中心城区规划
第一节 城市性质
边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昌都西部门户枢纽的核心功能承载区,以自然山水和藏族文化为特色的高原小镇和区域公共服务中心。
第二节 空间结构与规划分区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带、两核、五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带:是指沿麦曲的滨水城镇发展带。
两核:分别是指以北部主城区为主体的城镇综合服务核心和南 部以草卡组团为主体的文旅配套服务中心。
五片区:分别是指综合服务区、文旅服务区、生态宜居区、山地居民区和工业物流区。
规划分区。细化中心城区规划分区至二级规划分区,共划分为5 类,分别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物流仓储区和绿地休闲区。
居住生活区。着力提升居住空间品质,协调多种政策性住房的空间布局优化,保障各类居住配套设施供给。
综合服务区。适度优化综合服务区的空间布局,将其与人口分布和生活圈配置模式相匹配,保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综合商业服务设施的供给。
商业商务区。针对地区实际情况,重点培育老城区和北部生活片区经济空间,增加多样化的商业供给能力。完善现有商业设施,建设乡镇商业中心、乡镇商业综合网络。
物流仓储区。完善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昌都西门户的重要物流枢纽。推进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县域标准化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推动物流和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围绕中心城区商业体系中市场缺位和薄弱环节,发挥县域的枢纽作用。
绿地休闲区。根据边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合理增设绿地与休闲活动空间供给,构建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和公园体系。通过旧城更新和拆违建绿、拆旧建绿,逐步增加绿地与开敞空间。
第三节 用地结构优化
完善居住用地和住房供应体系。多角度强化住房保障,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配套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共租赁房建设力度,逐步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牧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完善设施配套,提高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居住区环境品质,大力推进旧小区改善、危旧住房改造,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机关团体用地、文化用地、教育用地、体育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等。中心城区为县域公共服务主中心,按需规划配置图书馆、体育馆、初级中学、综合性医院、藏医院、养老院、特困人员供养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
结合居民出行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可与县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结合城镇居委会社区服务范围设定510 分钟社区生活圈”,包含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幼儿园、文化活动站、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小型多功能运动(球 类)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菜市场或生鲜超市、社区商业网点、社区服务站等设施,可结合实际居民需求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托儿所、健身步道、和生活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明确商业服务业用地布局。规划区内独立占地的商业用地沿主要道路分布。重点发展文化娱乐、品质餐饮、酒店住宿。
优化工矿和仓储用地。整合优化现有工矿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升级软硬件,打造满足现代产业需求的工业物流区。
预留留白用地。为强化规划的适应性,规划设置留白用地,分散布局于各个组团片区。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结合人防工程,适度发展地下空间,以配套建设功能为主导,包括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停车、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仓储等,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节 绿地系统与开敞空间
蓝绿活力网络构建。根据中心城区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居民日常游憩休闲需求,因地制宜优化绿地及开敞空间体系。中心城区地处高山深谷,建设用地紧凑,外部山体环抱,水廊串联,形成连山通水的大生态骨架,麦曲河穿城而过,串联主城区和草卡组团,锚固城镇发展格局。内部一带延伸,绿巷缝合,将两侧山体和河道连接,结合沿河绿化景观带、点状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形成连山通水、节点密织的蓝绿网络和开敞空间。
绿地和开敞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绿地主要由公园绿地、组团内部绿地、滨水绿化带、道路绿化用地组成。在规划区两侧山体布置生态绿地,并强化麦曲河滩涂用地的景观营造。
第五节 四线划定
城市绿线。中心城区内公园绿地、部分防护绿地等用地范围的控制线。中心城区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做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城市蓝线。为有效统一管理边界,中心城区参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麦曲河道管理范围边界划定城市蓝线。
城市黄线。划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电力设施、燃气站、供热站、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环卫设施、消防站、避震疏散场地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站点等的黄线范围。
城市紫线。中心城区内暂不涉及紫线管控范围,后续如按管理要求需增设紫线,则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执行。
第六节 总体城市设计引导
总体风貌格局。中心城区整体自然景观风貌呈现“两山夹一谷、一水贯城镇”的山水格局。外部山体环抱,水廊穿城而过,形成连山通水的大生态骨架。
分区引导建筑风貌。引导中心城区建设“边坝会客厅,游客集散地”。根据现状情况、历史文脉和民族特点,划定传统核心风貌区和现代民族风貌区两大类风貌分区。
传统核心风貌区。城市核心的门面区域,该区域内建筑严格按照边坝传统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整治、改造。该区域建筑临街、滨河区域建筑为重点控制对象,内部建筑在色彩和建筑元素上与传统建筑进行统一。新建建筑宜按照地区传统建筑风貌进行设计建设,最终形成连片的传统建筑群。
现代民族风貌区。传统核心风貌区以外的城市片区为现代民族风貌区。区域内建筑呈现现代风格,但在建筑色彩、元素符号上融入边坝传统建筑符号,进行设计手法上的抽象简约,形成简洁大方又富含浓郁地域特色风情的现代民族建筑群。
第七节 道路交通
对外交通组织。规划高等级公路,制定合理的内部交通网络规划,以保证各种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
道路网络系统。中心城区道路划分为城市干路和城市衔接道路。城市干路主要承担中心城区中远距离交通,城市衔接道路作为补充,组织周边地块进出。
建设滨水生态步行走廊,满足休闲、娱乐功能,提供良好步行空间。生态步行廊道的设置与沿岸绿带、商业居住充分结合。
中心城区停车以配建为主,公共停车为辅,鼓励车位共享,并按照相关要求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社会公共停车场宜结合客 运站、商业中心等布局建设。
第八节 市政基础设施
给水工程。采用集中供水方式。为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规划采用以环状管网为主、树枝状为辅的供水系统。中心城区消防供水与城市供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
排水工程。规划中心城区主要采用雨、污分流制。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提高管道标准和覆盖率,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分流制排水体系。雨水根据分散和直捷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排放方式就近排入水体。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雨水收集系统,保证雨水以短距离、重力流方式排入排洪渠。
电力工程。构建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体系,建设结构合理、运行经济、适应性强的高效电网。优化电源布局,加强配电网改造建设。中心城区形成电力管网,以满足中心城区负荷发展的需求。电力线路与建筑物、行道树及其他管线等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通信工程。积极推进网络产业化改造和资源化整合,建成智能化、协同化、服务化的互联网运营系统,建立集语音、数据和图像 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逐步实现光纤化。
燃气工程。保留扩建现状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扩建场地应满足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等条件,并按相关规范要求保证与周边建设区的安全距离。中心城区预留燃气管道走廊,为未来管道天然气的发展预留空间。
供热工程。采用电能供热方式,集中、分散相结合的供热方式。中心城区分为3个供热分区,每个供热分区分别设置1处集中供热 锅炉房作为供热热源。
环卫设施。垃圾处理方式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为辅。同步完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环卫车辆清洗站、停车场等其他环境卫生设施。
第九节 安全与综合防灾
抗震减灾。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中心城区内一般建筑抗震标准按8度设防,城市生命线工程及重要建(构)筑物的抗震标准按 高于8度设防。
防洪排涝。麦曲河中心城区段采用3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强化河道管理,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扩大雨水调蓄能力,减少雨水渲泄量,严格取缔占用河床、有碍分洪的建筑。确保防洪堤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和工程要求。
消防设施。消防给水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统一的给水系统。消防通道及疏散、避难场地规划消防通道主要依靠道路系统,应确保消防道路的通畅。大型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新建的各类建筑严格控制耐火等级,布局采取有机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模式,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按需设置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区域联防联控,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人防设施。坚持以疏散为主、掩蔽为辅的原则,新建民用建筑应按照相关要求规划防空地下室。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结合。
应急管理。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一案三制”为特征的应急管理体系。规范应急避难
场所布局;完善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保障生命线设施在紧急状态下良好运行,并预留安全储备;加强灾害的动态预报、预警,建立统一、全面、共享的灾害统计数据库,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打造防灾应急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提升预警速度;加快防灾设施和生态 防御工程的建设,完善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结合中心城区仓储单位整合优化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推进基层备灾点建设;推广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平台使用,实现应急物资全程监管、统一调拨、动态追溯、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等多环节、全链条畅通。
第九章 历史文化和魅力景观资源
第一节 文化遗产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并完善县域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施重要文物的修缮工程,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针对不同层级的文物提出系统性保护方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积极发掘、整理、恢复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实行分类保护,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保护要求。
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具有藏族特色的传 统习俗及生活习惯,尊重当地的生产方式。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对民间文学、谚语、故事、歌谣、舞蹈、民俗节庆等非遗项目进行抢 救性保护。建设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示范传习基地、展示馆。
第二节 魅力空间组织与展示
尊重现状自然地理特色和山水格局,全方面定位边坝县风貌特色,包括自然风貌、人文风貌和城乡风貌。彰显“两山夹一谷,一水贯城镇”的自然风貌、“藏东秘境,康巴风情”的人文风貌和“绿色边坝,原生净土”的城乡风貌。
构建生态人文风貌走廊。边坝县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与十八军进藏路线有多处重合,重点打造历史古道文化走廊,作为边坝茶马古道怀古自驾主线,构建生态人文风貌走廊。
打造核心风貌展示区。以“绿色边坝、原生净土”为主题,重点打造自然旅游点位,形成边坝县的旅游名片和自然风貌展示区。
中心城区作为“藏东秘境,康巴风情”人文风貌核心展示区,打造雪域高原小而精的明珠小镇,深度挖掘茶马文化、康巴文化、流域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地标建筑、特色壁画、雕塑、路灯等城镇设施,彰显人文之美。
第十章 强化支撑保障
第一节 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覆盖、均衡高效的原则,构建体现边坝县发展战略定位、提供高品质城乡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引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布局,精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基本民生需求。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根据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总量提升、服务下沉的布局导向,结合边坝县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西部金岭乡与东部的边坝镇均设为县域重点乡镇,协同平衡优化县域公共服务供给。合理布局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社区生活圈,完善各级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化引导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城镇及乡村居民多元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第二节 县域综合交通
完善交通体系。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普通干线公路为基础、以农村公路为补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对外联系通道,加强与国家走廊、区域重大交通枢纽互连互通,提升内部联系网络,促进区域内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快速便捷、安全畅通、全面覆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鼓励绿色交通。鼓励慢行交通发展,中心城区、镇区及主要旅 游景区可依托主要水体、绿地及交通干道构建慢行系统。中心城区结合用地布局、电力设施供应等合理规划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工具停放、充换电等场地。同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居民消防安全。
枢纽体系布局。以边坝县客运站为核心,打造综合交通体系网络上的客运转换节点。规划各乡镇新建一个综合运输服务站,与中心城区客运站形成一体化枢纽体系。
第三节 市政基础设施保障
构建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确定供水保障目标,做好冬季供水设施防寒保暖措施及储水设施建设,解决季节性饮水问题。
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沿河两岸禁止污染物入内,提高水源安全保障能力。水源地应划定保护区范围,以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明确主要设施规模与布局。逐步改造现有供水设施,加快各地区水厂和输水干管建设,构建管网互联、清水互通的区域供水系统,满足各地区用水需求,加快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强化排水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明确城乡排水体制。中心城区采用以雨、污分流排水为主、截流式合流为辅的排水体制,污水采用集中收集处理模式;重点乡镇及一般乡镇可因地制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或雨污合流制。农村雨水自然排放,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确定主要设施规模与布局。乡村区域结合人口规模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鼓励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打造安全智能的供电系统。确定供电保障目标,明确县域供电来源。以解决农牧区用电为重点,推动骨干电网建设,配套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覆盖面。
明确县域电网架构,规划对农牧区用电进行农网改造并确定相关设施用地标准,各级变电站用地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建设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明确通信保障目标。在规划期内,通信网络全面实现数字化,建立起语音、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逐步实现集团用户、住宅小区干线光纤化,最终实现用户接入网的全部光纤化。
确定主要通信设施布局,满足全县电信通信需求。积极布局 5G、 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骨干传输网络容量,强化信息通信设施集约建设和融合发展。
加强城乡邮政业务覆盖水平。根据局所服务半径和人口,并结合县域城乡体系发展需求,提供邮政基本收发服务,逐步完善县域邮政系统。
积极推进燃气、供暖设施建设。推进多通道的燃气供应。全县以液化石油气为主,气源可考虑采用新疆、四川等地的液化石油气资源,以汽车槽车、铁路等运输。建设绿色安全的供暖保障体系。县域着重发展以电能供热为主的热源结构,灵活发展以城镇组团或片区为单元的集中供热、以单位或小区为单元的分布式集中供热、以家庭为单元的分散式供热等多种供热形式。
建设资源可持续的环卫体系。明确环卫保障目标。县域垃圾处理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在产生源头力求减量化,处理方式力求资源化,最终处置要实现无害化。
明确主要设施规模与布局。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为主、焚烧方式为辅,垃圾处理要求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参照再生资源回收点建设管理规范及“便于投放、全域覆盖、规范管 理”的原则设置回收点。
第四节 安全韧性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全面推进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工程以及应急体系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抗震防灾规划。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分类和标准进行设防。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要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应提高1度设防。各类工业企业按照行业标准制定抗震设防标准。建设工程选址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和砂土液化区。针对边坝洛隆断裂按相关要求开展活动断层定位,确定断层破裂带边界,并制定合理的活动断层避让与工程防范措施。
强化气象灾害防控。强化防风减灾、防寒抗冻意识,城镇、村庄及其他项目选址应避开与风向一致的风口、山口等易形成风灾的地段;建筑布局时应考虑防风需求;在风灾较严重的地区种植防风林带。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设置物资储备专业专用仓库。
完善城乡防洪体系。洪灾易发地段采取疏通河道、取直河道等防治措施,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及重点乡镇相关河道沿线的防洪堤建设,建成完善的城镇防洪保安保障体系,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积极推动防洪控制线划定。近期主要结合主管部门划定的河湖管理范围进行相关管控,后续积极推动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合理划定防洪控制线。
落实流域调控、洪水防治、化害为利的雨洪管理对策,完善水库、河道等工程与非工程防洪减灾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山洪救灾及应急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消防安全体系。推进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预警系统、通信与指挥系统、阻隔系统、宣传教育系统、防火队伍及物资储备库建设。加大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力度,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积极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安全避险知识,提高森林防火意识,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根据草原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连片原则、火灾发生情况等,划分草原火灾分区,加强草原重点防火区域的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草原火灾防御工程标准和综合防控能力,减少火灾发生和灾害损失。
提升人防工程建设。坚持人防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战时防护与平时使用功能相结合,坚持城市人员与经济目标防护并重,确保城市战时安全运行。公路、铁 路、通信网络、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落实人防要求,战备公路、地下人防工程设施等兼具民用功能。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以及行政、经济等手段,全面提升城镇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加强加油站、加气站、化工危险品仓库等易爆单位的检查、管理力度,采取有机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尽量接近主要服务区域、减少长距离运输,同时减少安全隐患,利于管理。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县级技术支撑单位及应急管理、技术保障队伍与应急装备建设,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应急预案,明细各部门责任。强化自然资源、应急、气象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拓展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模式。全面建立以县应急救灾指挥机构为核心,县公安消防部队为基础,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为支撑,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物资储备、装备、信息等基础建设为保障的全县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第十一章 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第一节 规划传导
总体规划向下层次总体规划传导。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落实本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约束性指标要求。在符合本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地方实际,在乡镇域范围内合理统筹、优化城镇和乡村的生态、产业、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向专项规划传导。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约束下编制,依据本规划统筹相关专项规划空间需求,并细化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空间格局和重大任务等。县级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给排水、消防、电力等专项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应在详细规划中具体落位,保证规模不减少、功能不降低。
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传导。在保证用地主导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结合具体情况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的用地布局、地块边界等进行优化、细化;可在保证路网结构完整性不降低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总体规划确定的路网线位进行优化;可在满足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和社区生活圈服务需求的前提下,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防灾设施的位置和规模进行优化调整;在满足总量规模不降低、服务功能不减弱的前提下,对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和开敞空间进行优化调整。
第二节 规划实施保障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的领导,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坚持“开门做规划”,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协调,对国土空间编制实施管理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决策,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 务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落实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执行规划,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加强政策机制保障。结合国家立法进程和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技术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配套政策,编制配套政策的实施方案。抓好总体设计,强化制度供给,统筹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配套政策,推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形成合力,保障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
强化信息平台建设。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全 过程,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周期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全市统建、市县(区)共用,实现两级各类成果数据统一汇交与集中管理,并制定系统动态运行和维护管理机制,确保系统正常有序运行,为规范规划成果质量、提高规划审查效率、提升规划管理服务效能、加强规划实施管控、实现自然资源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实施动态评估机制。落实“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定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指标统计和填报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编制评估报告。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规划定期评估结果作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调整修改前提,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县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及时跟踪、督促、反馈指标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强化规划和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依法实施规划,强化执法检查,加强日常巡查和台账检查,形成各方监督合力,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国土空间规划的各类行为,严肃追究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推进行 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纪检监察相衔接。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